行业新闻

专题资讯>行业新闻

全球自贸港对比: 新加坡10秒搞定申报 汉堡做出废除决定

时间 :2017-02-24 来源: Views:5080

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韩国,再到中东迪拜和德国汉堡,还有美国纽约,在全球范围内,自贸港和自贸区的概念并非新鲜事。作为欧洲典型的经济自贸区之一,于1888年就建立的汉堡自贸港甚至走过了从建立到更名再到废除的过程。

每一个自贸港或自贸区都有其典型性和独特的优势及背景,每一个样本也都蕴藏发展的经验和智慧。

公司设立和注册

中国香港1840年代就开始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逐步由单一的转口贸易港发展成为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自贸港。香港特区企业注册和登记手续简单快捷,只要在网上经过3个步骤就可以拿到公司执照,一般1小时内就可获发有关证书。如以纸质方式提交申请,获发证书也只需要4个工作日。香港特区法律对公司注册资本的金额也没有限制,不用验资,到位资金不限,公司成立后还可以任意增加注册资本,前提是召开股东大会。

新加坡于1969年制定了《自由贸易区法》,并在裕廊码头内建立了第一个自贸区。目前,新加坡共设有7个自贸区,其中樟宜机场自贸区以空运货物为主,其余6个自由贸易区均以海运货物为主。在新加坡注册公司也很简单:任何国籍年满18岁的成年人士,只需提供新加坡注册地址,委任一名新加坡董事、一名当地秘书,并提供以下4项文件:公司名称(必须是英文)、公司章程与细则、身份证明书(护照及身份证复印件)、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时间报告表,即可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公司注册工作。

新加坡对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同样宽松:新加坡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新元,实行认缴制,股东可随时决定提高注册资本和缴足资本,且只需在新加坡商业注册局填写表格和交纳费用即可。

行业准入

在行业准入上,香港特区对外来及本地投资者一视同仁。行业准入的开放度之高体现为,在所有香港特区现行法律允许经营的商业活动中,理论上没有一个行业是完全禁止私人和外来投资者参与的,也没有控股比例限制,投资者均可100%控股。但在众多允许经营的行业中,赌博业是受政府管制最严格的行业。另外,电信、广播等少数行业为有条件进入。

除了国防相关的行业和个别特殊行业外,新加坡对外资进入没有行业限制,商业、外贸、租赁、营销、电信等市场完全开放,但外资进入金融、保险、证券等特殊领域需向主管部门备案。新加坡禁止新增外资银行进入本地零售业务市场,限制外资银行对本地银行持股比例,外资在新闻业、广播业的出资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和49%。除此以外,新加坡对外资无股权比例限制。

科隆自贸区的业务以转口贸易为主,允许企业从事各种商品、制成品、原材料、容器的运入、储存、展出、开包、制造、包装、分装、装配、精制、净化、混合、改型、调配等业务。

货物监管

在货物监管上,香港特区进出口报关手续十分简便。除豁免报关的商品外,承运人只需于货物输入或输出后14日内向海关详细呈报进口或出口商品的所有付运资料和进/出口报关单。

新加坡拥有全球最高效的海关系统贸易网络,与进出口(包括转口)贸易有关的申请、申报、审核、许可、管制等全部手续均通过该系统进行,进出口商通过电脑终端10秒钟即可完成全部申报手续,10分钟即可获得审批结果。

税收政策

香港作为自贸港实施典型的零关税政策,一般进口或出口货物均无须缴付任何关税,除了酒类、烟草、碳氢油类及甲醇这4类商品。同时,香港实行简单低税率政策,税种少且税率低。香港不设增值税和营业税,境外所得利润也不纳税。即使是经营业务,个人也无须就利息、股息、红利、股票等投资所得纳税。香港主要征收3种直接税:利得税、薪俸税和物业税。从主体税种看,利得税的税率分别为16.5%(适用于有限公司)和15%(适用于非有限公司),这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税率相比都是相当低的。

新加坡对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自2010年起,新加坡公司税税率为17%,且所有企业可享受前30万新元应税所得部分免税待遇:一般企业前1万新元所得免征75%,后29万新元所得免征50%;符合条件的企业前10万新元所得全部免税,后20万新元所得免征50%。除了酒类、烟草(含卷烟)、石油、机动车以外,新加坡对所有进口商品免征关税。国际运输服务和与进出口相关的运输服务以及与进出口有关的货物装卸、搬运、保险等服务则均适用零税率。